在徐州,有一条贯穿古今、闪耀光辉的文化脉络——彭城七里。南起云龙山,北至故黄河,全长约7里,宛如一条璀璨的文化丝带,串联起235个历史文化遗存。彭祖文化、汉文化、苏轼文化等多元文化在此交融,构成了徐州千年文脉的深厚基底。
如今,这片承载着徐州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,正在经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变革。没有轰鸣的推土机,没有割裂传统的“网红式”改造,取而代之的是以“绣花功夫”织就的?;び敕⒄构踩谥?/p>
彭城街道位于徐州市老城区核心区域,承载了一半以上的“彭城七里”项目,辖区文旅资源多、人气街区多、知名商家多,但居民小区中近90%为老旧小区,还有50余条背街小巷,城市更新和民生改善工作任务繁重。在彭城七里更新建设中,彭城街道始终秉持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理念,提出“民生改善、绿色引领、赓续文脉、资源导向、智慧流量、人本生活”六大策略,既保证了城市发展符合时代需求,又切实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在推进彭城七里建设的过程中,自觉?;さ囊馐吨鸾ド钊氚傩招睦铮嚼丛蕉嗟陌傩罩鞫斡肫渲?,一批居民代表、志愿者、社区自治组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党员干部+社工引领本单元内的居民代表、志愿者、社区自治组织、社区社会组织等,形成“1+4+N”人员结构,为保护传统文化、赓续历史文脉贡献力量。
这是一场关乎民生福祉、城市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深刻实践:从老旧小区的改造升级,到商圈的繁荣发展;从社区的和谐稳定,到消费环境的优化,每一个成果都见证了治理者的智慧与担当。
增设停车位,修补片区内破损道路;优化城市空间,将废弃空地变为休闲广?。煌晟啤?5?分钟红色服务圈”,增强城市生活便利性与吸引力;打造诚信消费街区建设,提升城市商业信誉……彭城街道用工作实践证明,城市更新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,而是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融合。当社区能够以“人”为核心,通过共治共享的方式消除对立冲突,推动基层治理与时俱进,便能彰显出文化魅力、商业活力与社区温情深融互促的强大生命力。本报记者 靖晨